2021年,雖然疫情和全球不確定性帶來諸多挑戰,中國主要經濟指標仍呈現逐步復蘇的態勢。于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將在“穩字當頭”的同時,繼續通過高質量改革開放舉措,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穩中求進、行穩致遠將是2022年的一個重要主題。
面對來自供需、市場預期以及新冠變異病毒的壓力,中國將如何在新的一年繼續維持經濟發展的韌性,對投資者來說,2022年有哪些積極進展值得關注?又該如何把握機遇?
1月12日,在2022年富達中國市場投資展望線上媒體分享會上,富達國際的中國投研團隊認為,在政策定調重回穩增長的目標下,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激活發展動力。預計貨幣政策將相對保持寬松與獨立,中國股票以及債券市場在全球范圍內仍具有吸引力,外資持倉也將持續上升。
海外疫情反復以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出現再次為全球經濟復蘇增加了不確定性,外圍流動性將趨緊,海外政策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A股市場方面,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表示:“進入2022年,中國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中央政府把穩增長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2021年12月以來密集的政策定調以及相對應的寬松政策,讓我們對2022年經濟見底回升更有信心。”
在周文群看來,中國在應對疫情時始終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2022年將有更多的政策空間為經濟托底。雖然穩增長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但相信經濟的結構性改革還是會持續。在政策寬松預期的背景下,預計中國經濟會在2022年觸底反彈。“從業績增速和估值的角度來看,A股核心資產具有比較強的吸引力。這也是外資自2015年以來持續流入的原因。我們相信這一情況會持續。同時,在成長股領域,2022年投資者可能會更加注重估值的安全邊際。板塊布局上,我更加看好消費、建材、地產鏈等板塊。”
周文群舉例道,消費行業的長期成長趨勢是比較確定的,消費龍頭盈利復蘇,隨著PPI/CPI收窄,那些具備較強議價能力的消費類企業中下游盈利能力將有所恢復。而自疫情發生以來,建筑涂料、防水材料、餐飲、連鎖酒店集團等板塊中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集中度都有所提升。此外,受益于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國產替代空間仍然很大,專精特新企業中也蘊藏著很多投資機會,例如半導體、工業涂料、機械部件等板塊。
債券市場方面,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成皓表示,中國貨幣政策將保持寬松與獨立,信用利差分化將持續,今年會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尋找投資機會,中國綠色債券投資正當時。
展望2022年,成皓認為,“鑒于中國境內債券的收益率具有吸引力,以及全球三大債券指數的納入進一步提高了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債券市場關注度,這將推動國際資本繼續加碼中國債券市場。同時,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債券市場的存量規模在2021年12月中旬達到了130萬億元,中長期純債基金的規模近年來也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此外,中國債券和其他資產類別的相關度較低,提供了較好的防御性,因此,中國債券仍具備配置價值。”
“2022年,信用利差將維持在高位。按板塊看,我們將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中尋找投資機會,并從股權、收入結構、各種債務形成的來源來分析和判斷平臺的核心程度作出投資判斷。同時,自2019年年底以來,各地政府支持的意愿與措施不斷加強。因此,我們認為一些區域的核心城投具備投資價值。此外,隨著國家對‘雙碳’戰略的有序推進、支持綠色信貸的政策層層加碼,綠色債券市場擴容進一步加速,其發行數量與規模持續升溫并逐年提升,我們認為,中國綠債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投資者應加大對中國綠色債券的配置力度。”成皓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