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擴內需、促消費是經濟恢復和持續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而餐飲業是穩就業、促消費、惠民生的重要領域。根據中國烹飪協會預判,2021年全年餐飲市場規模達到4.7萬億元左右,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作為餐飲市場的新年“第一響”,餐飲企業正在全力以赴做好穩定復蘇,虎年年夜飯整體預訂率比去年穩中有升,春節期間餐飲市場可望紅紅火火。
據商務部消息,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于1月10日(臘月初八)至2月7日(正月初七)舉辦,聚焦吃、住、行、游、娛、購,在此期間,地方和企業將加大促銷力度,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網上年貨節推出適合不同人群的餐飲套餐和定制年夜飯,并提供“春節不打烊、年貨送到家”等服務。此外各地將督促指導參與年貨節的企業強化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加強人員防護和日常監測,規范商品入庫、分揀、配送等環節防疫程序,特別是嚴格落實冷鏈全過程防疫措施。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餐飲消費理念也正在生變,消費選擇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更要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同時也在由價格導向轉為品牌導向。就虎年年夜飯預訂而言,品牌企業、老字號預訂格外火爆,其中年中飯(過年中午聚餐)的預訂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也成為今年春節餐飲消費的新亮點。
中國烹飪協會預測,今年春節,老字號和品牌大眾餐飲酒樓的包間在1月中上旬就將預訂一空。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春節聚餐的需求,同時做好防疫分流,多數餐飲企業將增加就餐時段,采取分時段預訂年夜飯,傳統的三十晚上年夜飯提前到了年三十兒中午,也有放在初一中午聚餐,最早的從上午十點開餐。
同時,由于疫情散發多發,不少消費者響應號召,原地過年。為給原地過年的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有的餐飲企業開設了自助餐年夜飯,受到了消費者歡迎。各家自助餐廳在除夕期間都備足了各種美食,還設置了“新春小吃街”,可為小朋友提供各種年俗文創商品和各地小吃。另外,餐廳還為消費者舉辦包餃子活動,讓原地過年的消費者像在家一樣,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在《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后,節儉之風在餐桌上已成時尚,虎年春節年夜飯價格親民。由于國內疫情多地散發,鼓勵消費者原地過年,年夜飯也放開“桌”下限人數。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研,虎年春節年夜飯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原地過年消費者們的需求,今年年夜飯不只限于“大桌”,將用餐人數的下限放開,8人以下的小桌年夜飯多了起來。
此外,為滿足消費需求,保證菜品風味和服務質量,做好原料準備及價格控制,很多餐飲企業推出了各種套餐年夜飯,價格通常分為高中低幾個檔次,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選擇。除套餐之外,不少餐廳的年夜飯也可以單點,但由于春節期間上游供應緊張、食材儲備有限,為了確保質量和服務,餐廳鼓勵消費者優先選擇套餐,如要點餐,消費者需提前預訂,給商家留出訂貨、備料、備餐的時間。
在品牌企業、老字號年夜飯預訂火爆一桌難求的同時,不少消費者還選擇把年夜飯“請回家”。隨著外賣成為人們日常用餐方式的“常態”,網購半成品年夜飯也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認可,今年網上年夜飯禮盒銷量也非常可觀。半成品年夜飯不僅需要更高的加工、生產工藝水平,對物流配送鏈條的精準定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及時、方便、快捷的產品更受消費者喜愛。在消費需求逐漸細化的今天,半成品年夜飯能夠滿足多層次群體的不同需求。調研顯示,今年半成品年夜飯“總盤子”預計增長一成以上。
春節餐飲消費并非除夕一日,作為歷來的黃金周,今年春節,鄉村休閑旅游餐飲依舊保持了熱度。在農家樂宴請、體驗年夜飯,或者黃金周期間在郊區進行一次集美食、旅游、娛樂健身為一體的鄉村特色餐飲之旅,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消費需求的大力推動下,一些農家樂除了提供傳統民間特色的菜品之外,還增加了燒烤、娛樂、民俗表演等新項目,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春節期間,許多餐飲企業員工、外賣外送的快遞小哥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以確保消費者能夠度過一個團圓年。同時,企業更加注意消費者年夜飯的體驗滿意度。在收取定金、酒水服務費以及單間服務費等消費者關心的問題上,通過公示公告、協商解決等處理方式,以提高滿意度。一些企業還與酒類廠家聯手推出酒水優惠套餐服務,讓利消費者。
各地倡導鼓勵廣大消費者原地過年,對此,中國烹飪協會也提醒廣大消費者減少聚集,在外就餐要做好防疫措施,遵守所在地防疫要求,選擇品牌餐飲就餐,制止餐飲浪費。居家用餐也要注意食品安全,確保食物燒熟煮透,飲用清潔用水,闔家共度新春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