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日前商務部發布的《“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中特別強調了規劃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利用外資工作要堅持服務穩鏈固鏈。
圍繞“穩鏈固鏈”,規劃提到,發揮跨國公司全球配置資源的獨特優勢,圍繞國內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創新招商引資機制,更好地利用外資實現補鏈、固鏈、強鏈、擴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2021年11月16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全面建設活動在廣東惠州大亞灣、北京、美國休斯敦三地同時舉行,標志著項目進入全面正式建設階段。該項目是埃克森美孚在華獨資建設的首個石化項目,將生產應用于包裝、汽車、農業以及衛生和個人護理消費品的高性能聚合物。
作為一個具有競爭優勢的世界級化工綜合體項目,項目包括年產160萬噸乙烯的靈活進料蒸汽裂解裝置、兩套年產共計120萬噸的高性能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裝置,以及一套世界最大單體年產50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裝置和兩套年產共計95萬噸的差異化高性能聚丙烯裝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惠州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打造萬億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力,也將為廣東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提供支撐。
在外資大項目發揮獨特優勢強鏈固鏈的同時,不少國家級經開區也正如規劃中要求的那樣:“發揮國家級經開區開放平臺優勢,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在穩外貿穩外資中發揮更大作用。”
西安經開區內企業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展一度受限于產業鏈上下游不通的困境,此時園區推行的“鏈長制”便發揮了積極作用。所謂“鏈長制”就是一方面用資本運作等方式與上游企業加強合作,確保原材料穩定供應,另一方面統籌內外部資源,打通產業鏈下游“瓶頸”,確保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2021年11月,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省級“鏈長”到西部金屬材料公司調研,詳細了解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應用場景等,給公司探索新發展路徑提供了機會。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建朝表示,雖然公司已形成熔煉、鍛造等環節為一體的生產銷售體系,但對照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若干短板待補。一方面要“向上”,以資本運作等方式與海綿鈦生產企業加強合作,確保上游原材料安全、穩定供應。另一方面要“向下”,統籌內外部資源,破解表面處理、熱處理能力不足等瓶頸,確保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為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西安經開區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明確了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職責、“鏈長”聯絡員和“鏈長制”工作分工表,旨在補齊產業鏈、增強創新鏈、穩定供應鏈,全面優化產業生態,有效解決制造業規模不大、效益不高、活力不足、創新不強、招商不精等問題,深度推進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增鏈、穩鏈。
在支持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穩鏈固鏈方面,規劃要求探索“小組團”滾動開發模式,集中優勢資源,聚焦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鏈配套,探索形成和鞏固可持續發展路徑。
為了更好地探索“小組團”滾動開發模式,位于新疆的博樂邊境經濟合作區針對過去存在的定位不準、無序發展等問題,邊合區管委會將金三角工業園區(邊合區主區)、博樂市五臺工業園區和東工業園區整合一起,以邊合區為龍頭,一區三園發展模式,強化園區經濟功能,實現產業錯位發展,形成抱團合力。調整后,這3個園區的產業規劃也發生了一些改變:金三角工業園區主要以電子智能制造、石材循環經濟和黃金貿易產業為主;五臺工業園區以新型材料和新能源產業為主;東工業園區主要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這樣一來,主導產業有了,招商引資工作也有了新突破。
截至目前,邊合區已投資12億元建成了30萬平方米的電子產業園二期;20萬平方米的電子產業園三期已于2021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入駐電子制造企業15家,還有10家企業排隊等待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