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感受時代變遷、博覽行業風采,“中國第一展”不容錯過。在以“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題的第132屆廣交會上,新品千帆競發,產業百舸爭流,在這個舞臺上,企業在變局中開新局,奏響了一曲昂揚的雙循環“進行曲”。
差異化創新 營銷勤發力
自古成功者,不打無準備之仗。在本屆廣交會開幕前幾個月,遼寧超鵬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同飛便開始做起了準備:廣邀老客戶,預約新客戶,共聚廣交會連線展示間,見證公司新品牌的亮相。
品牌與定制化服務在廣交會上已蔚然成風。連續參展17年的“老廣交”深諳這種“商業密碼”,經過多年籌謀,二十幾年的“貼牌”老廠終于在本屆廣交會上實現了華麗蛻變,帶來了自主品牌——“V.ROC.V”。
“針對歐美客戶,我們設計了符合其審美的版型;針對亞洲客戶,我們炫起了‘中國風’。”王同飛表示,跟隨每屆廣交會的腳步,企業獲得了大量國外客源,最多一天可接觸七八十個客戶,每日收到二三百份客戶資料,甚至有不少國內企業前來詢盤,這激發了王同飛對國內市場的興趣。
據了解,本屆廣交會將舉辦200場線上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引導帶動更多企業走創新發展道路,培育競爭新優勢。
“本屆廣交會,我們重點展示產品的差異化創新。”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表示,海爾通過研發、采購、供應鏈、營銷及品牌推廣等眾多環節,掌握發展與創新的主動權,鞏固和發揮雙循環優勢。
除了產品創新,營銷方式的創新同樣要跟上時代的腳步。
中國有句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如何借助廣交會的東風,讓新產品的“酒香”飄至世界各地?
維達紙業(中國)有限公司北亞總裁何惠獻表示,為拓展海外市場,維達在線上廣交會搭建起連線展示間,聯通國內外市場。“廣交會期間,維達在連線展示上持續發力,將電商渠道打造成重要業務引擎,進一步挖掘海外電商增量。”
搭好“溝通橋” 助企雙循環
當前,中國正在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將外循環比作“質”、內循環稱為“量”。質量之學問,成為企業在變局中開新局的秘訣。
作為參加了70屆廣交會的老友,中國電子進出口珠海有限公司為本屆廣交會精心籌備了400余件產品。公司總經理助理童敏表示,這些展品滿足了國內外不同的市場需求,“比如,加熱服更符合國外氣候情況和用電需求;可折疊收銀機更適合國內市場,以滿足國內電子支付的消費喜好。”
在王同飛看來,爭取國內市場的“量”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近年來,人們對高品質的追求不斷上升,為企業開發國內高端市場提供了機遇。參與國內大循環會是我們‘另一個選項’。”
“廣交會加速了兩個市場的相互促進和融合,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擴大合作、開拓市場的機遇。”張慶福表示,憑借廣交會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海爾在本屆廣交會上預計能夠對接全球近千家采購商。
“廣交會首屈一指的規模,讓我們接觸到來自產業鏈上下游的各行各業。”王同飛表示,“與其他專業性展會不同,廣交會讓企業實現了跨行業合作,這為我們尋商機、拓市場增加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