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能源時代,鋰電池行業進入周期上行階段,驅動上游原材料量價齊升。百川盈孚10月9日數據顯示,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交易主流報價區間達到52.3萬/噸-53.0萬元/噸之間,均價漲至52.66萬元/噸,創歷史新高。伴隨市場高景氣,產業鏈各環節企業紛紛加大對上游鋰資源的開發、爭奪,以搶占產業高地,掌握市場話語權。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SH600478,以下簡稱“科力遠”)10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為滿足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及發展需要,實現構建鋰電全產業鏈的目標,控股孫公司宜豐縣金豐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豐鋰業”)擬與鼎盛新材簽署《資產轉讓協議》,購買對方持有的金屬鋰鹵水生產設備等相關資產,以進一步布局發展碳酸鋰業務,交易價格為25,371.61萬元。
科力遠表示,此次購買標的資產對公司戰略轉型和鋰電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未來經營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據介紹,鼎盛新材作為科力遠的參股公司,自2021年開始布局鋰電原料業務,以含鋰瓷石礦或鋰云母為原料生產含鋰鹵水,并面向多家碳酸鋰企業供貨。分析人士指出,生產金屬鋰鹵水是制取電池級碳酸鋰的核心工藝環節,金屬鋰鹵水也是碳酸鋰前端的可銷售半成品,此次收購標志著科力遠正式獲得金屬鋰鹵水的產線設備,將加速公司碳酸鋰業務布局。
此外,科力遠還以合資合作的方式收獲4座地下鋰礦(同安瓷礦、鵝頸瓷礦、第一瓷礦、黨田瓷礦)的資源加持,公司表示,將針對礦權和礦資源,與相關合作方探討進一步加深合作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預計,2025年全球鋰需求量將達160.6萬噸LCE,2021-2025年CAGR34%,高于供給側的CAGR30%,供需矛盾的延續仍將支撐鋰鹽價格處于高位。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科力遠在礦資源和碳酸鋰領域縱深布局的快速推進,有望為公司打造鋰電池全產業鏈強鏈體系夯實基礎,進而把握新能源發展機遇,分享紅利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