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持續向上攀升,創近20年來新高。9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延續跌勢,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雙雙跌破7.2關口。數據顯示,這是2008年2月以來,在岸人民幣首次跌破7.2這一關口。與此同時,人民幣對其他非美貨幣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8月中旬以來,受美元大幅上漲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快速貶值,目前離岸人民幣較8月15日跌幅已超6%。9月28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7.26關口,日內跌超700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日內跌超800點。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主要受到美元升值影響,在美聯儲持續加息情況下,美元指數已漲過114,創出近20年新高。在此背景下,非美貨幣普遍承壓,世界銀行關于外匯市場今年前7個月的統計顯示,全球27種主要非美貨幣中,有23種貨幣對美元貶值。9月28日,歐元對美元擴大跌幅跌至20年低點0.9536。
9月26日,央行發布消息稱,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自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不少聲音認為,央行此舉進一步釋放“穩匯率”的信號,通過提高銀行的遠期售匯成本,將降低企業遠期購匯需求,進而減少即期市場購匯需求,有助于抑制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
“外匯市場事關重大,保持穩定是第一要義。”9月27日召開的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電視的會議強調,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擁有堅實基礎。相較于許多經濟體面臨滯脹風險,我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貿易順差有望保持高位,隨著宏觀政策效應顯現,經濟基本盤將更加扎實。
人民幣雖然對美元貶值,但對歐元、日元、英鎊等幣種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其中,今年人民幣對日元的升值幅度超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