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上海外貿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雖然4月份進出口陡然深度下探,但隨著上海市復工復產加速推進,產業鏈供應鏈趨于修復,社會運轉逐步回歸常態,進出口持續企穩回升。記者從上海海關了解到,6月,外貿企業全力以赴,上海市和上海口岸進出口雙雙由負轉正,同比增速分別達到9.6%、2.8%,比4月谷底分別回升了46.2個和41個百分點,走出了“V”型修復態勢。依托6月份的強力拉動,上半年上海市外貿規模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累計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微降0.6%,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9.5%。其中出口7375.4億元,同比增長4.8%;進口1.14萬億元,同比下降3.8%。同期,上海口岸重回全國最大口岸位置,實現進出口4.71萬億元,同比微降0.6%,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3.8%。
上半年上海市外貿主要呈現以下亮點:一是外資和民營兩大市場主體保持充沛活力。本輪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連續出臺了多批重點外貿企業白名單,全力支持外貿龍頭企業、重要配套服務企業以及“專、精、特、新”等中小微企業恢復進出口業務,同時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幫助外貿企業化解防疫、用工、物流、資金等難題,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上海市外貿主力軍紛紛打好“翻身仗”。6月份,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規模比4月的谷底值增長近八成,民營企業增長超過五成。上半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16萬億元,同比僅微降0.5%,民營企業更是實現同比4.7%的正增長。
二是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優勢進一步凸顯。上海市對外開放平臺充分發揮高效配置國內外資源、通暢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功能,實現產業集聚和口岸便利的優勢疊加,為抵御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發揮了顯著作用。上半年上海市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2784.1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比上海市總體水平高13.9個百分點,占上海市進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3%提升至14.8%,成為拉動上海市外貿的重要增長極。其中,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上半年各月進出口均實現了正增長,累計進出口829.8億元,同比增長26%。
三是先進制造業領跑全市出口復蘇。上海匯聚大批先進制造產業和技術主體,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品在全市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半年上海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達到3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8.7個百分點,產業優勢地位十分突出。其中,筆記本電腦、手機等計算機通信產品和電動汽車、鋰電池等新能源產品是支撐上海市出口增長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合計出口1074.6億元,同比增長57.2%,拉動上海市出口增長5.6個百分點。特別是6月份,筆記本電腦、手機、鋰電池出口擺脫疫情拖累,合計出口174.1億元,同比增長91.7%,拉動上海市出口增長6.7個百分點。
四是生產資料進口采購逐步回暖。在國家和上海市全力保通保暢政策推動下,隨著跨境貿易環境逐步改善,重點外貿供應鏈加快實現正常運轉,對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口形成有力支撐,6月份未鍛軋銅及銅材、基本有機化學品、初級形狀塑料等進口明顯提速,三種產品同比分別增長53.1%、16.9%、8.8%;集成電路、汽車零配件同比降幅比4月份分別收窄15.3個、12.3個百分點。同時,在國家和地方一系列促消費舉措帶動下,市場逐步回暖,上海市消費品進口環比連續回升,其中6月份進口消費品下降7%,降幅比4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下一階段有望進一步延續恢復態勢。
從上半年數據看,上海外貿依然保持充足韌性。目前,國內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在各項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的有力推動下,上海外貿將頂住國際市場波動和外需收縮的壓力,預計下半年上海市外貿進出口將進一步穩中提速、穩中提質。
關鍵詞: 上海市復工復產 上海產業鏈供應鏈 上海進出口持續企穩回升 上海外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