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外貿相比,跨境電商可以幫助企業以輕量化的方式直接觸達海外的消費群體,擺脫傳統外貿中間環節的限制,并根據消費者需求快速反饋,讓企業把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日前,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聚勢而上 勇拓新機——2022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發展白皮書》,分享了包括深圳消費電子、佛山家具、杭州服裝、寧波辦公文具、永康五金、廈門服裝、青島家紡、川渝汽摩配等17個產業集群的特點。《白皮書》顯示,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產業集群正在加速轉型升級,呈現出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的多點開花的趨勢,越來越多具備傳統外貿優勢的產業集群通過出口跨境電商實現了全球業務拓展和品牌打造。
打造品牌、敏捷制造 中國賣家制勝海外市場
過去幾年,諸多具備傳統優勢的產業集群借助跨境電商走上數字化道路。以青島家紡產業集群的源豐實業為例,源豐實業主營紡織、床品,在2015年上線亞馬遜美國站,通過對海外消費者需求的了解和海外市場潮流趨勢的把握,其跨境電商業務實現了飛速發展,并在過去3年均保持了200%~300%的高速增長。
在出海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也已開始從價格取勝逐漸發展為越來越注重產品和品牌,在著力提升產品的研發、設計水平的同時,不斷賦予品牌新內涵,夯實品牌理念,積累消費者認知和信任。
數據顯示,過去3年,亞馬遜上中國珠三角、長三角、海西經濟區等區域的品牌型賣家均實現了2~3倍的增長,在華北、中西部地區,品牌型賣家的數量增長了5倍,體現出明顯的后發優勢。以深圳運動耳機品牌韶音為例,韶音把骨傳導技術應用于消費場景,通過不斷改進產品,開發出體積小、重量輕、音質好、佩戴體驗佳的專業運動耳機。注重產品設計讓韶音不斷獲得數碼圈、運動圈大V和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多款產品暢銷海外。
對于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展現活力與潛力的原因,《白皮書》認為,科技創新和敏捷制造是賣家突圍的優勢所在。
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優勢,不斷將“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智造”,如掃地機器人品牌石頭科技,發展至今已累計創造知識產權1371項,其中包括753項專利。其通過激光測速快速獲取距離信息,并結合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算法,大幅改善了使用體驗,也因此順利打開了國外消費市場。
同時,面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中國賣家也能精準捕捉消費者需求,及時響應,敏捷地開發出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林氏家居就將其快速迭代、智能創新的優勢拓展到國外市場,開發了適應國外消費者使用場景的家具產品。截至今年8月,林氏家居在亞馬遜上的海外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
深耕細分品類、拓展多元業務
在新賽道挖掘大生意
為了讓“中國制造”揚帆全球,越來越多的賣家日益重視在跨境出口電商平臺上深耕細分賽道,洞察消費者在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充分挖掘子品類的潛力,在細分領域找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過去3年,亞馬遜上川渝汽摩配的賣家業績增長了1.6倍。以重慶的國貴賽車為例,創始人充分利用自己熟知的賽車文化,在重慶創立了自有品牌MaxpeedingRods,連接起重慶這一中國汽車制造重地的完善供應鏈和雄厚制造力,將賽車零配件銷往海外,滿足國外大量賽車用戶的需求。目前,該品牌產品在全球擁有超400萬賽車改裝愛好者,用戶人數保持百萬數量級的增長,已成為目前全球用戶量增長最快的改裝車品牌之一。
今年10月18日,亞馬遜比利時站點正式上線。目前,亞馬遜全球已有18個站點面向中國賣家開放,其中既有像歐美這樣電商發展較為領先的國家和地區,也有中東、拉美、東南亞等近年來電商飛速發展的新興地區,每個站點都蘊含著較大潛力。
此外,在出海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賣家同時面向個人消費者與企業機構客戶開展業務。《白皮書》顯示,過去5年,開通亞馬遜企業購的中國賣家數量增長了近40倍,超過90%的中國賣家都收到過來自企業端的訂單。例如,文具品牌得力借助企業購在亞馬遜同時涉足To C和To B兩個領域。2021年,得力在亞馬遜的總體銷售同比增長超3倍,來自企業和機構買家的銷售同比增長近5倍。
“過去幾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表現出極強的韌性,作為外貿出口的新業態逐步釋放新潛能。在亞馬遜全球站點上,不少中國優勢產業集群的賣家,在研發設計、產品創新、品牌打造、全球拓展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活力。”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產品及市場負責人彭嘉屺表示,全球零售電商市場豐富多元,機遇廣闊。未來,亞馬遜全球開店希望與政府部門、行業伙伴和賣家一起,繼續推動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的轉型和升級,讓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共同開創全球品牌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