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版鼓勵目錄在保持鼓勵外商投資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基礎上,按照“總量增加、結構優化”的原則,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促進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引導外資投向,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持續擴大鼓勵范圍
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據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版鼓勵目錄包括兩部分:一是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適用于全國;二是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適用于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海南省。
與2020年版相比,總條目1474條,增加239條,修改167條。其中,全國目錄共519條,增加39條,修改85條;中西部目錄共955條,增加200條,修改82條。
新版鼓勵目錄主要變化聚焦優化產業。一是持續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全國目錄繼續將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加快促進技術迭代升級。新增或修改林業生物質能源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生產及應用,醫藥制造業相關耗材開發、生產,高新技術有色金屬材料及其產品生產,高性能光刻膠開發、生產,輝光放電質譜儀開發、生產等條目。二是持續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服務業。全國目錄將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促進服務業和制造業融合發展作為修訂重點。新增或修改低碳環保綠色節能節水的先進系統集成技術及服務、專業設計服務、職業院校、人力資源服務、清潔生產評價認證與審核等條目。
優化國內區域布局
打造各具特色優勢
在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的同時,新版鼓勵目錄更加注重國內區域布局,即結合各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比較優勢擴大中西部目錄鼓勵范圍,持續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優勢產業。
商務部上述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特別介紹,新版鼓勵目錄將充分發揮我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持續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優勢產業。
據了解,在中西部目錄中,山西、遼寧、安徽、寧夏等省區新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產品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衣著附件加工生產,功能性環保再生滌綸長絲的研發及生產、液晶顯示材料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材料制造等條目。內蒙古、江西、貴州、黑龍江等省區新增潔凈煤技術產品的開發與利用、園林花卉初級或精深加工、富硒農產品種植、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的研發創新等條目。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省區新增商業連鎖經營、沙漠經濟產業、跨境物流、生態旅游資源保護性開發和經營等條目。對此,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碩士生導師鐘世虎表示,中西部目錄的修訂,體現了我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導向,以充分發揮我國各大區域的內生比較優勢,借助外資形成的外生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綜合比較優勢。
扎實做好政策落實
持續改善投資環境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是我國重要的外商投資促進政策,也是重要的外資產業和區域政策,對支持外資發展、引導外資產業投向、優化外資區域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商務部上述負責人介紹,外商投資鼓勵目錄內的行業領域,主要可以享受三項優惠政策:一是在投資總額內進口自用設備,除國家規定不予免稅的產品,免征關稅;二是對于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并且可以按不低于所在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確定出讓底價;三是在西部地區和海南省投資,還可進一步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商務部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新版鼓勵目錄的落實工作。一是做好宣傳解讀。通過舉辦政策說明會、企業座談會等形式,開展政策宣傳解讀,讓外資企業應知盡知。二是完善配套措施。商務部將指導各地商務部門,完善配套措施,確保能夠享受政策的外資企業應享盡享。三是加強服務保障。發揮外貿外資協調機制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和各級商務部門作用,對外資企業在政策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解決。
關鍵詞: 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 外商投資政策 產業轉型升級 國內區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