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務業是美好生活的最直接載體。近年來,我國生活服務業發展不斷提速,服務消費已成為推動居民消費持續升級的重要力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加速,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涌現,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對沖行業壓力、帶動經濟復蘇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數字技術正在成為助力小微企業恢復增長、人民群眾便利生活的重要抓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新服務研究中心近日聯合發布《中國生活服務業數字化報告(2022)》,詳析了數字化賦能下生活服務業的現狀及未來。
餐飲業加速數字化、連鎖化
疫情沖擊之下,互聯網創新和傳統業態相結合,加速推進了企業轉型、服務創新,餐飲業就是例證之一,不僅加速了數字化、連鎖化進程,還催生了無接觸服務、“堂食+外賣”等新模式。
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餐飲收入年同比增長18.6%,達到4.69萬億元,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預計2025年餐飲市場規模將超過5.5萬億元。2021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增長50.2%,超過1萬億元,達到10036億元,在線外賣收入占全國餐飲業收入的比重達到21.4%。
在消費者端,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4億,比2020年12月增長1.25億,在各類調查應用中增速最為明顯,網民使用率上升到52.7%。
在商家端,“堂食+外賣”雙線布局成為多數餐飲經營者的共識。餐飲企業數字化渠道建設增強了其自身抗風險能力。
客如云調研數據顯示,餐飲行業各經營業態下“堂食+外賣”形式的門店占比均較大。其中,茶飲、中式正餐、西式快餐都達到了90%及以上,小吃、燒烤以及火鍋業態這一比例也都達到了70%以上,受疫情影響這一模式預計持續火熱。純堂食門店模式在燒烤業態下較常見,達到了78.1%,這與燒烤業態本身以堂食為主的屬性有關。
畢馬威調查結果顯示,33%的餐飲企業把重心向外賣業務轉移,如原來主攻堂食的連鎖餐飲企業,通過良好的品牌形象,穩步進入外賣市場,在研發自加熱菜品、半成品菜品和熟食菜品等產品的同時,也開拓了電商和直播的銷售渠道,實現了餐飲的零售化和電商化。
疫情加快餐飲業格局的重塑,餐飲業品牌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程度不斷提高。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門店達到41641家,比2020年上漲8.9%,餐飲連鎖化進度進一步加快。有研究顯示,我國餐飲連鎖化率已由2018年的12.8%增長至2020年的15%,其中一線城市連鎖化率已經超過20%,連鎖化的進程加快使行業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標準化方面,近70%的企業采用中央廚房進行集中配送并建立精益化中央廚房落實標準化生產。
報告認為,疫情的反復與激烈的競爭使企業在規模化擴張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抗壓能力以及自身提效,如何利用資本以及數字化轉型突破企業發展瓶頸成為經營者考慮的重要問題,資本化和數字化將成為后疫情時代餐飲企業的新趨勢。
健康產業進入
報告顯示,2020年以來,在線醫療和醫藥電商以其獨特的互聯網優勢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居民關注度和使用率逐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98億,比2020年12月大幅增長8308萬,網民使用率達到28.9%。
《關于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政策的出臺對規范在線醫療行業發展,保護患者個人信息、數據安全,推動在線醫療行業行穩致遠起到積極作用。截至2021年6月,我國互聯網醫院總數已超1600家,其中僅2021年上半年新增的互聯網醫院就有500家。問診、復診、中醫、慢病管理、疫苗、體檢、掛號等多領域,在政策利好和技術進步推動下迎來快速發展。
從用戶使用在線醫療的主要需求看,獲取疾病信息依然是最主要的目的,而網絡購藥和在線問診的使用人群也超過了50%。疫情的出現提高了線上問診和購藥的需求。
以阿里健康為例,2021年4月至今年3月,與阿里健康簽約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16萬人,比上一財年增加2萬余人;日均在線問診服務量已達30萬次,比上一財年前增加5萬次。截至3月31日,阿里健康服務的慢病用戶人數已達到650萬,同比增長119%。
報告指出,隨著政策的開放與推進,醫藥電商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其中,醫藥電商O2O模式是基于線下藥店,利用互聯網平臺銷售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為線下藥店增長注入新的市場活力,滿足了消費者即時用藥咨詢、藥品購買的需求。醫藥電商O2O模式具有時效快、門店坪效高等特點。隨著醫保支付的試點實行,在線問診、醫保支付、送藥到家的閉環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近年來,醫藥電商O2O市場發展迅猛。2021年全國藥店O2O市場規模已達到190億以上,O2O對藥店的銷售貢獻占比從2021年年初的2%提高至5%,今年前五個月仍保持高增長趨勢。
根據餓了么數據,截至目前,餓了么已與全國10萬多家藥店合作,開展分鐘級送藥服務,其中近萬家藥房提供24小時服務,緩解用戶“夜里買藥不方便”的困擾。上海封控期間,餓了么買藥累計送出220萬單藥品。
2021年3月,浙江金華“網訂店送”醫保結算試點正式啟動,當地參保人可以通過支付寶、餓了么下單,在試點藥店“刷醫保”買藥。2021年9月,江西省上饒市首批89家試點定點零售藥店在支付寶和餓了么開通“醫保買藥”服務。
金華市和上饒市率先實現了“網上下單買藥、醫保線上支付、即時配送到家”的便捷購藥服務。與以往“參保人用醫保買藥、必須持卡前往醫院或定點藥店”不同的是,隨著“網訂店送”醫保結算啟動試點,參保人只需在支付寶激活并綁定本人的醫保電子憑證,就可進行在線醫保購藥。通過支付寶、餓了么搜“醫保買藥”,選擇有“醫保支付”標識的品種或藥店下單,在線醫保支付,由餓了么提供即時配送服務,最快30分鐘送達。
關鍵詞: 生活服務業 生活服務業發展提速 服務消費 服務消費推動居民消費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