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離島免稅行業取得又一重大進展。近期,海南省2家離島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和王府井國際免稅港按程序獲得批準。其中,海口國際免稅城位于海口市新海港片區,經營面積19.15萬平方米,將于10月28日正式營業,開業后將成為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店;王府井國際免稅港位于原萬寧首創奧特萊斯項目區域,經營面積10.25萬平方米,計劃于2023年1月開業。
離島免稅店再迎兩個新成員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2011年落地,目前已經過8次調整,尤其在2020年將離島旅客免稅購物額度提高到每年每人10萬元,將免稅商品增加到45大類,購物對象覆蓋了所有離島方式的旅客,增加了“郵寄送達、返島提取”等便利化提貨方式,政策含金量不斷加大,政策效應加速釋放。
據了解,目前海口、三亞、瓊海3個市縣共開設了10家離島免稅店。新增2家離島免稅店后,市縣增加到4個,離島免稅店增加到12家,區域覆蓋海口、三亞、瓊海、萬寧等,離島免稅門店布局更加均衡;全省離島免稅店經營面積將增加一倍以上,由現有的22萬平方米增加到超過50萬平方米。
在近期海南省舉行的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海南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姚磊表示,新設兩家離島免稅店開業后,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商業設施環境明顯提升,有利于引進更多高端消費品牌,同時大幅提高旅客承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選擇和購物體驗,還將推動海南離島免稅加快實現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離島免稅門店的布局加碼,可以進一步將零售商、品牌以及消費者匯聚在一起,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有機融合,繼而有效推動海南省旅游業與消費市場的繁榮壯大。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猶存的背景下,通過采取增加離島免稅店數量及免稅商品種類、提升免稅購物限額等措施,能夠精準鎖定消費人群并提供更為豐富的消費選擇,從而促進海外消費的回流,為海南乃至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付一夫進一步分析稱。
離島免稅政策釋放虹吸效應
值得關注的是,多年來,離島免稅政策的虹吸效應進一步推動了消費潛力的釋放: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全島離島旅客免稅購物銷售規模實現了超常規、大幅度的增長,2021年全年離島免稅店銷售超過600億元。去年,約有1/2的進島游客走進免稅店,1/6進島旅客參與了購物,越來越多的旅客為離島免稅購物到海南旅游,帶動住宿、餐飲、交通等產業發展。
姚磊表示,今年以來,全國疫情多點散發,海南省抓住經濟向好的窗口期,出臺了多個政策,舉辦首屆海南國際離島免稅購物節,發放兩批1億元消費券,利用消博會平臺引進超過140個品牌,推動離島免稅銷售快速反彈。同時,海南將持續創新監管制度和技術手段,強化風險防控能力,努力營造離島免稅購物良好氛圍,以誠信經營、優質服務回饋消費者。
持續推動離島免稅政策對消費的帶動作用,還需如何發力?在付一夫看來,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免稅消費和旅游消費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游觀光與免稅購物的進一步有機融合,針對購物流程手續繁雜、機場提貨等候時間較長等問題,推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等,并不斷豐富商品品類,從而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提高免稅消費的滲透率。另一方面,要通過數字技術等先進手段來精準防范和打擊“套代購”等不法行為,完善離島免稅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為離島免稅的發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