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
在13日的在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為了幫助企業更好地利用RCEP,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做好指導和服務,加強對企業的培訓,尤其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中西部地區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功能,為企業提供及時、優質的信息和咨詢服務。
“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指導地方加強本地發展與RCEP的對接,找準RCEP帶來的機遇,幫助企業提升在更廣闊國際環境中參與合作和競爭的本領,實現更好發展。” 束玨婷表示。
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來源:商務部網站)
企業享受RCEP政策紅利
目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正式開始實施RCEP協定。
1月1日,中國貿促會及地方機構簽發首批RCEP原產地證書,為全國12個省(市)的69家企業簽發了158份RCEP原產地證書,主要涉及紡織品、化工產品、醫療產品、食品等,出口目的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等已生效成員國,涉及出口金額1200萬美元,預計可為企業減免關稅18萬美元。
“1月1日當天,我們就拿到了三張證書。證書從申請到簽發也就幾分鐘。”寧夏紫光天化蛋氨酸有限責任公司外貿部經理姚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公司已手握四張原產地證書,有些出口貨物也已開始享受RCEP帶來的降稅優惠。
RCEP生效后,已核準成員之間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這意味著各國將在較短時間內兌現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有力提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為疫后經濟恢復和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據了解,目前,貿促會RCEP項下新加坡、泰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原產地證書和背對背原產地證書全面采用電子化簽發,企業可以“足不出戶”辦理證書,還可以享受“預約辦”、“郵寄辦”、“快速辦”等便利化簽發服務。證書信息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或登錄貿促會網站查詢信息、辨別真偽。
姚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公司的生產基地在寧夏中衛市,出口市場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RCEP成員中,業務涉及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東盟等。“我們之前出口到日本的關稅是3.9%,RCEP生效后,今年1月1日起,出口到日本的關稅就直接降為0了。”姚翔介紹,該公司每年出口到日本的貨量為2000噸,價值500萬美元左右。
束玨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高興看到,自1月1日RCEP生效實施以來,不少企業通過申領原產地證書、自主原產地聲明獲得了協定優惠關稅稅率,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各地方結合本地優勢和特點積極對接RCEP,研究出臺落實協定的政策措施和行動方案;一些地方還專門強化了公共服務供給,搭建企業服務線上平臺,持續推動RCEP專題培訓。”
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束玨婷還在記者會上通報了2021年全國吸收外資情況。她表示,2021年,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有關部門,圍繞“六穩”“六保”和“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部署,扎實推進穩外資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全年穩外資工作任務,成效好于預期。
2021年,中國利用外資呈現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吸收外資實現兩位數增長。2021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49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9%(折合1734.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二二是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7.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0.7%,高技術服務業增長19.2%。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06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7%。
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東盟投資增長較快,實際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9.4%和29%(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高于全國引資增速。
四是東中西部引資全面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4.6%、20.5%和14.2%。
束玨婷說,近年來,我國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持續創新。跨境電商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市場采購貿易規模6年增長5倍,2021年出口額再創歷史新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過1500家,海外倉數量超過2000個,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已建成約130個,離岸貿易穩步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她強調,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要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環境,提升服務水平,重點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新一批綜試區擴圍工作;二是提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便利化水平,完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動態調整機制;三是培育一批優秀海外倉企業,完善便利服務各貿易市場的海外倉網絡;四是穩步推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保稅維修與離岸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