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間,寧波長鴻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鴻高科,代碼:605008.SH)發布公告,公司擬對外投資設立合資公司。
(資料圖)
公告顯示,長鴻高科和盤錦晟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共同設立合資公司——盤錦長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長鴻高科出資2.25億元,盤錦晟騰出資2.75億元,分別對應持有45%、55%股權,共同研發光伏POE膠膜的改性替代材料及其生產工藝,以及氫化丁腈橡膠(以下簡稱“HNBR”)及其生產工藝。
業內人士指出,根據測算,光伏POE膠膜改性替代材料和HNBR于2025年對應的市場空間預計分別為115億元和94億至112億元,但存在顯著的海外產能依賴現象,且在原料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層面凸顯“卡脖子”難題,而純粹復刻海外大廠生產工藝的經濟效益并不突出。因此,為適應新時代新材料國產替代的發展需要,把握下游新能源汽車、光伏太陽能等國家級重點產業的應用需求,長鴻高科此次聯手盤錦晟騰,劍指光伏POE膠膜和HNBR。
光伏高增長與迭代下的POE機遇
2020年9月,“雙碳”目標面世。至此以后,作為優質綠色能源之一的光伏,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以光伏裝機量為例,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48.2GW,2021年為54.88GW,同比增長13.86%;2022年新增裝機規模再創新高,達到87.41GW,相較上年增速超過54%。
若將視角放寬至全球,光伏產業則又顯現一片紅海。據PVinfo Link(全球領域最主要的咨詢機構之一)預期,中性情況下,從2021年至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從178GW增加到425GW。
按照這一預期,假設容配比為1.2,1GW組件需要1150萬平方米膠膜,那么光伏膠膜的需求將會從2021年的25億平方米增加到2025年的59億平方米。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主流的光伏膠膜,EVA膠膜和POE膠膜是代表性的兩類,而二者的異同點主要還在于配方的不同:EVA膠膜是以EVA粒子為主要原料,POE膠膜則是以POE粒子為核心原材料。相較而言,POE膠膜具備更優異的耐老化性、低水汽透過率以及抗PID性能。顯然,伴隨著光伏的迭代,POE膠膜的前景充滿想象。
但生產出POE膠膜也并非易事,比如其核心原材料POE粒子,就存在著高碳α-烯烴技術、茂金屬催化劑以及溶液聚合技術三大壁壘,且目前的POE粒子供給仍由海外某些龍頭企業所主導。重度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我國亟待實現國產替代。
乘勢鋰電 HNBR放量可期
HNBR是此次長鴻高科想要攻克的另一類新材料。從應用領域來看,HNBR似乎生來就與高端相掛鉤,作為一類特種橡膠,其廣泛地應用于汽車、航空、軍工等領域。分析人士認為,長鴻高科將觸手延伸至HNBR,看中的無外乎它寬泛的應用場景。特別是在鋰電領域,HNBR大有可為。
在鋰離子電池中,電池粘性劑是重要組成部分,其對電池電化學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加入性能優異和合適用量的粘結劑,可以獲得較大的容量、較長的循環壽命和較低的內阻,這對提高電池的循環性能、快速充放能力以及降低電池的內壓等具有促進作用。
HNBR作為鋰電領域正極粘結劑,可提高電池電化學性能;作為分散劑,其分散性優異并可確保導電劑的導電性,對電池的循環性能起到提升作用。基于其突出的作用,HNBR有望伴隨鋰電的需求增長而擴張。
同樣的,HNBR呈現海外壟斷的局面。由于氫化丁腈橡膠工業化生產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較少,全球HNBR的供應商主要為德國的阿朗新科(原朗盛Lanxess)和日本的瑞翁(Zeon),兩家企業產能合計1.95萬噸/年,超過全球總產能的90%。
2015年,《中國制造2025》規劃了相關領域的國產替代,近年來,國產替代聲浪愈烈。長鴻高科此次與盤錦晟騰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旨在為光伏POE膠膜改性替代材料及HNBR等高端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發提供獨立的合作性平臺,擬共同發揮雙方業務優勢,為合資公司在相關材料國產替代的可行性層面提供資金、技術、人力、外部合作等多維度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新時代新趨勢背景下,對于企業而言,唯有突破舒適圈,爭勇向前,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