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14日晚間,上市公司芭田股份(002170)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簽署聯合實驗室協議書,雙方將成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磷基能源材料與技術聯合實驗室(下稱“聯合實驗室”),并在新能源材料研究及碳中和先進技術開發領域展開協作。
公告顯示,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內容主要圍繞磷系新能源材料、企業碳達峰與碳中和戰略規劃開展。雙方不僅將在前沿技術領域、新產品開發、技術平臺建立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合作,還將在知識產權申報、政府資金申報、研發平臺建設及產業化制造領域攜手共進。此外,實驗室還計劃積極關注釩電池領域,將根據技術及市場條件適時展開相關研究。
與此同時,聯合實驗室亦將階段目標及成果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為協議生效后的1年內,實驗室將在鈉鹽合成技術領域完成實驗室技術方案可行性驗證,并針對企業碳排放問題形成能耗及碳排放總量清單數據,還將持續關注釩電池產業的技術及市場演變。
第二階段為協議生效后的2年內,實驗室將在鈉鹽提純工藝上達到商用要求,申報發明專利不低于1項;此外,實驗室還應在芭田股份能耗及碳排放總量清單數據基礎上,形成企業減排目標及碳達峰、碳中和的技術路徑,申報市級、省級碳排放相關科技項目1項。
第三階段為協議生效后的三年內,實驗室計劃完成鈉鹽合成設備的調研及采購,在中試基礎上形成產業化技術方案,并申報發明專利不低于2項,聯合申報市、省、國家級科技項目1-2項。與此同時,實驗室還計劃在期內驗證減碳成效,提煉具有示范性的企業低碳技術路徑,聯合芭田股份合作署名發布企業低碳發展報告,并借助碳中和先進技術協會平臺推動形成化肥工業低碳生產企業標準或行業標準1項。
芭田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合作符合公司向多業態細分市場擴展的長期戰略規劃,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產品競爭力,還有利于不斷提升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及人才培養能力,對公司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積極影響。
據悉,業內數位專家亦高度看好此次芭田股份與中國科學院的實驗室項目,并表示鈉離子的市場前景值得期待。對此,東北證券分析師曾在研報中指出,在兩輪車及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鈉離子電池有望憑借制造成本低、維護費用低、能量轉換效率高、循環壽命長等特性實現加速滲透,并進一步預計2023-2025年全球鈉離子電池市場空間分別達到273.5GWh、391.7GWh、577.8GWh,增長動能強勁。
此外,業內專家還表示,六氟磷酸鈉電解液作為鈉離子電池的的核心原材料之一,亦有望直接受益于下游鈉離子電池市場的高速成長。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分析稱,芭田股份通過聯合實驗室開展鈉鹽領域的研究,或是在六氟磷酸鈉電解液及鈉離子電池領域實現戰略布局的重要前期鋪墊,對于公司切入新能源高增長賽道,實現多細分領域的產業布局具有關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