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文旅是體育產業和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也是體育產業的一項重要消費形式,更是促進體育消費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一方面,如何讓冬奧紅利更持久,進而帶動區域形成具有規模的體育文旅經濟優勢,仍需要體育產業各方探索;另一方面,“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已成為年輕一代旅游消費的新趨勢。從強身健體到運動社交,“體育+旅游”已成為年輕人的審美潮流和新趨勢。
數字時代文體旅融合創新、國際化體育旅游IP打造等成為當前體育旅游熱點和焦點話題。在后奧運時代,體育文旅業如何抓住重大機遇期?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舉辦的國際體育文旅發展產業論壇上,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數字經濟將助推文旅產業融合與創新發展。
在魏鵬舉看來,當前的體育文旅業面臨著重資產運營模式是否可持續和疫情的不確定影響兩大問題。當前,數字經濟方興未艾,從全球的發展來看,數字化也將成為體育文旅業增長的關鍵。
魏鵬舉建議,首先,日常可結合電子競技、數字藝術、全息演唱會等方式做好實體空間運營,把受眾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其次,在活動運營方面可組織自媒體矩陣,粉絲經濟是文體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再次,品牌運營方面要積極開發體育文創,做IP品牌授權,這是未來延伸價值鏈、產業鏈的重要方式;最后,體育文旅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資本,可以考慮做一些資產證券化的開發。
北京體育大學休閑與旅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蔣依依也表示,在需求的催生下和政策的引導、支持下,中國體育旅游業態呈現出明顯變化,如“體育+紅色游”“體育+冰雪游”“體育+健康游”“體育+電競游”等。特別是在冬奧會的加持下,中國的冰雪旅游無論是供給端還是在市場端,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蔣依依指出,希望體育旅游能夠主動融入國際國內發展的雙循環格局中,并做好“數字+”“時尚+”“產業+”“特色+”,全面提升體育旅游的產品和服務品質。
街頭生活運動品牌MLB深耕中國市場十幾年,旗下也有很多文旅產品和文旅項目,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介紹,棒球運動進入中國已有百年歷史,它不只是一項競技體育運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有趣的是,中國棒球活躍粉絲中有55%的人還喜歡旅游和美食。祁冬期待能和大家一起攜手讓棒球運動從小眾變為大眾,在中國走得更遠。
體育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在凱撒旅業公司副總裁張蕤看來,文旅消費本質上也是一種精神消費。張蕤表示,從觀賽游到提供服務,輔之凱撒文體旅行業的優勢和體育服務保障IP運營方面積累的經驗,凱撒旅游希望打造出具有凱撒體育特色的IP運營模式,創造一個新的服務增長點。“盡管疫情影響尚未消退,我們仍然堅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文旅產業仍然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消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形式和內容,我們也希望用文旅的形式使體育精神得以傳播和實踐。”
北京雪幫雪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八達嶺滑雪場總經理姚裕在論壇上還發布了《2021-2022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從滑雪場館與滑雪人次、滑雪場館分類信息統計、滑雪場硬件設施統計等方面對中國冰雪產業數據進行了詳細剖析。《2021-2022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指出,目前國內滑雪市場發展處于嚴重不均衡的狀態,但在疫情的大環境影響下,場館硬件建設并沒有遞減,后冬奧時代,中國冰雪產業、冰雪旅游的發展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