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范兒
總覺得 Google I/O 大會,與蘋果 WWDC 大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名義上都是「開發者大會」,實則總會發布一些硬件產品,來為大伙助興。
像極了嘴上喊拒絕夜宵,看發布會時又忍不住點了一份烤冷面的我。
(相關資料圖)
讓我們先把時間撥回 2016 年的 I/O 大會。彼時,皮查伊(Pichai)剛剛出任 Google CEO 不久,提出了「AI First」的理念,宣布將人工智能作為 Google 未來工作的重心。
在此之后,能在 I/O 大會上博得滿堂彩的,便大多與人工智能相關。消費級硬件產品開始黯淡,甚至常常被吐槽落后于市場一兩個世代。
本屆 I/O 大會依舊如此,但硬件產品來得比往年更令人振奮。折疊屏的到來、平板的復活、Android 14 的更新等,讓 Google 稍稍「硬氣」起來了。
Pixel 系列在我看來屬于「背影殺手」,無論造型還是色彩,都配得上 Google 在科技界的頭席地位。
但正面的顏值,就過于接地氣了。尤其是中端機型,邊框粗到讓紅米、真我等國產品牌的千元機都看不下去。
Pixel 7a,別跑,說的就是你。
起售價 499 美元的 Pixel 7a,是 Pixel 7 系列的「青春版」。背部延續了家族式設計,獨特且醒目的條狀相機模組,內含兩顆平平無奇的攝像頭:6400 萬像素主攝廣角,和 1300 萬像素超廣角。
新增的水藍色和珊瑚色,或清澈或熱烈,都讓人心動。不過美好止于背影,正面的寬黑邊、厚下巴,精準地踩中了數碼愛好者的雷區。
配置方面,也妥妥的中端機水平。我們簡單羅列一下:
6.1 英寸的 1080P 90Hz 屏幕
與大哥 Pixel 7 同款的 Tensor G2 芯片
8GB+128GB 的存儲組合
4385mAh 電池
18W 有線充電和 7.5W 無線充電
IP67 級防水
如果非要找出買它的理由,那可能是可以搶先體驗原生 Android 14。或者,單純想為 Google 實現「讓 AI 惠及每個人」的宏大愿景,出一份(財)力。
比起稍遜風騷的 Pixel 7a,折疊屏 Pixel Fold 的出現就有趣多了。
盡管折疊屏已經在國內已經卷到了紅海階段,但對于 Google 而言還是一片藍海。Pixel Fold 外觀神似 OPPO Find N 系列,都屬于橫向折疊屏中主打小巧的類型。
合上的時候,Pixel Fold 完成度很高,多彩輕盈的配色,讓它在顏值上至少不輸折疊屏界的前輩們。但是展開之后,內屏寬大的邊框和顯眼的折痕,可能會讓 OPPO Find N 系列說:別來沾邊。
在折疊屏工藝和供應鏈日臻成熟的今天,Pixel Fold 的內屏確實讓人費解。好在,硬件配置上沒有落后太多:
與 Pixel 7 系列同款的 Tensor G2 芯片
5.8 英寸 2092×1080、120Hz 外屏
7.6 英寸 2208×1840、120Hz 內屏
12GB+256/512GB 存儲組合
4800 萬像素主攝廣角+1080 萬像素超廣角+108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
折疊厚度約為 12.1mm,展開厚度約為 5.8mm
4821mAh 電池+30W 有線充電
283g
IPX8 防水等級
姍姍來遲的 Pixel Fold,并未給人太多新意,Google 只好在銷售策略上給些誠意:1799 美元起售,同時附贈一臺 Pixel Watch。沒錯,買手機送手表。
從市場角度來看,Pixel Fold 更大的意義,可能是給同類廠商一些軟件適配上的參考與引導。即在 Android 14 的平臺上,如何更好地挖掘折疊屏的潛力。
可惜,發布會上展示的并沒太多亮點。例如懸停狀態的適配、內外屏應用接力、分體式鍵盤等,都是國內廠商早已實現的功能。
真正讓我感到欣喜的,是 Pixel 新丁中最大個的那位——Pixel Tablet 平板電腦。它的亮相過程,現場觀眾也爆出了整場最高的呼聲。
早在去年的 I/O 大會上,Google 就宣布了平板產品線即將在 2023 年復活。這一次,Google 沒有放鴿子。
在前代平板 Pixel Slate 失敗之后,Google 花了很長時間重新思考平板電腦在這個時代的意義與價值。Pixel Tablet,就是他們給出的新答案:智能家庭的中樞。
雖然乍看上去,Pixel Tablet 的外觀比較普通,但實際上的用料與設計細節挺考究的。鋁制外殼搭配納米陶瓷涂層,質感與手感俱佳。在機身邊緣處,用了大量的大弧度處理,讓人聯想到智能家居的溫暖感。
其主要參數如下:
Tensor G2 和 Titan M2 芯片
11 英寸(2560×1600)屏幕
可實現 12 小時的視頻播放續航
四揚聲器
8GB+128GB/256GB 存儲組合
電源按鍵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
更能體現 Google 設計能力的,是 Pixel Tablet 的配件。為了突出它的居家感,Google 推出了配套的充電底座,而且內置了揚聲器。
兩者合體的樣子,讓我想起了 2018 年 Google 發布的家庭交互終端 Nest Hub。只是,那塊屏幕現在可以拆下作為平板電腦獨立使用了。
磁吸連接后,Pixel Tablet 會自動進入「中控模式」,主頁面會顯示電子相框,還能作為智能家居的中控臺。基于全新設計的 Google Home App,現在已經支持超過八萬個智能設備。
此外,Google 還為 Pixel Tablet 設計了一個保護殼,自帶一個漂亮的支架,這個支架的形狀是鏤空圓環的設計,揚聲器底座可以直接穿過支架吸附平板本體。
價格方面,Google 再度拿出了誠意:499 美元,并且附贈揚聲器底座,值得國內廠商學習。
AI 賦能下的 Android 14
在這場時長約兩小時的大會里,Android 14 相關的內容,只有可憐的 10 分鐘左右。簡單來說,值得你關注的主要有兩點,一是「魔力轉寫」(Help me write),二是更加個性化的外觀設置。
先來說「魔力轉寫」。聽名字你應該就已經能猜出大概了,有點像我們給 ChatGPT 一句簡單的話,讓它加以潤色。
Android 14 做到了在回復信息、寫郵件等各類聊天場景下,讓 AI 幫你修飾語言。比如發郵件時,原本的消息是「祝賀 Rick(主導)的 Pixel Fold 得以發布」。讓 AI 修整后,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親愛的 Rick,恭喜你能夠在這次的大會上,成功發布 Pixel Fold,它和 Android 的合作一定會改變整個市場和技術的發展動態。
怎么樣?可以說語句通順,聲情并茂。可以預想,以后給女朋友道歉時,就不用費盡腦細胞凹詞了。
接著來看第二個大更新,AI 加持下的個性設置。
Android 14 可以讓你在鎖屏上玩些花活,自定義時鐘的字體、顏色、大小和設計風格等。也可以添加快捷方式,例如手電筒、錢包支付、啟動相機等。
iOS 16 有個廣受年輕人喜歡的新功能——將 Emoji 擴展為壁紙,Android 14 也跟上了腳步。你可以選擇喜歡的 Emoji,以多樣的排列方式和顏色生成一張動態的壁紙。
另外,你還可以從相冊中選擇喜歡的照片,基于 cinematic wallpaper 技術,可以將照片里的主體與背景分離,實現 3D 視差的效果。
相對有意思的,是利用 Google 的 AI 技術去自創壁紙。你可以選擇各種風格和關鍵詞,來生成高清圖片。用主持人的話說,就是「在全球幾十億 Android 設備中,我是獨一無二的」。
嗯,這很 Material You。
曾經主角光環,如今退居二線早在 Android 12L 時代,Google 就已經清楚折疊屏應該是什么樣子,以及大屏能為用戶帶來什么價值。但到了實操層面,遲到的 Pixel Fold 并沒有詮釋「好事多磨」一詞。
本場大會里,Google 強調「Pixel 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一臺以 AI 為中心的手機。通過芯片和云服務,可以提供真正個性化的 AI」。
這個理念很美好,也很讓人激動,但 Google 舉的一些實際例子卻不免讓人失望:Pixel 會分析你不想接聽得電話并忽略,提高你想接聽的電話音質。Pixel 相機可以借助 AI 更好的理解面部表情和膚色,從而優化照片等等。
這些功能,對國內用戶來說早已失去了新鮮感。如果這就是「個性化的 AI」,那未免也太過狹隘。Pixel 作為整個 Android 市場的標桿和示范,Google 沒能拿出與其能力相匹配的 AI 實踐,主角光環黯然。
在 AI 洶涌的浪潮下,Google 需要拿出更多想象力、為 Android 產品注入令人驚喜或思考的功能。比如集體擺爛、進步微弱的語音助手,是不是該革命了?
Google 曾經用 Android,將智能手機普及到了每一個家庭。現在,是時候再以 Android 為媒介,用 AI 普惠眾生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