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起,全國各地高考成績及高考分數線陸續出爐。填報志愿成為擺在考生們面前的頭等大事。近年來,各類志愿填報指導服務層出不窮,為避免家長和考生上當受騙,教育部發布預警,提示考生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陷阱。據悉,目前教育部已啟動“2022年高考網上咨詢周”活動,通過文字問答、視頻直播兩種方式為廣大考生提供免費志愿填報咨詢服務。
高考成績陸續公布
步入盛夏,高考成績及分數線也進入密集發布階段。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截至6月23日下午,江西、云南、寧夏、內蒙古等多地已公布高考分數線。從北京的安排來看,北京高考評卷工作從6月8日開始,預計于24日結束。期間,北京全市組織1315名教師,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工業大學等6個評卷點進行評閱。
根據時間安排,北京將在6月25日中午前發布高考成績,同時發布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全市高考考生分數分布表。6月27日8時-7月1日17時,統考考生可填報本科志愿,單考考生可填報單招志愿。
為方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查詢院校信息,教育部也于日前公示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職(專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學校254所。名單中未包含港澳臺地區高等學校。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先查找相關院校信息,避免上當受騙。
值得考生關注的是,教育部此前印發的《關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顯示,今年有31個新專業被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包括國際稅收、智慧海洋技術等專業。這些新專業也將成為考生的新選擇。
避開填報志愿陷阱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社會上存在機構或個人向考生和家長開展“高價”志愿填報咨詢活動的情況。這些活動往往存在政策解讀不精準、信息提供不準確、費用收取不規范甚至詐騙等問題。針對這些五花八門的指導咨詢服務,教育部也向廣大考生和家長發出預警。
教育部提示,廣大考生要綜合參考本地招生考試機構和所在中學、有關高校提供的咨詢服務信息,結合本人實際情況,自主合理填報,切勿輕信所謂的“高價”志愿填報咨詢服務。
“志愿填報服務只是工具,家長和考生要先了解清楚這些服務的定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家長和考生不能完全依賴高考志愿填報服務,也要盡量避免對這類服務期望過高。
圍繞近年出現的“志愿填報服務”虛假詐騙案例,教育部也作出梳理匯總。具體來看,這些案例中包含了虛假宣傳擁有“內部信息”、假冒志愿填報專家身份、假借咨詢服務名義進行詐騙等多類侵害考生權益的情況。如某網站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能夠“精準定位院校”等。但事實上,每年高考填報志愿前,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都會發布當年高考成績統計情況和近年來各高校錄取分數情況,并不存在市面上的咨詢機構或個人聲稱的“內部信息”。
認準官方信息
實際上,目前教育部正深入實施“2022高考護航行動”。據悉,教育部已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項行動,協調相關互聯網平臺對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和屬地高校注冊的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百家號等在互聯網上進行統一權威標識,以便于廣大考生和家長識別,獲取正規的招生政策和服務信息。
同時,教育部要求各省開展志愿填報咨詢服務“五個一”活動。即至少開展一次覆蓋全體師生的志愿填報政策培訓、提供一本志愿填報指導材料、組織一場線上直播咨詢活動、播出一檔電視或電臺政策宣講節目、發布一期志愿填報預警信息。
此外,“202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網上咨詢周”活動也已經于6月22日啟動,將持續至28日。考生可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進行咨詢。平臺提供文字問答和視頻直播兩種方式,其每日文字問答的咨詢時間為9時至17時。教育部也鼓勵高校要積極采用視頻直播方式開展招生宣傳和咨詢。
“現在各個學校都發布了高考相關的招生信息,比如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儲朝暉表示,“這些信息可以作為考生的基礎參考。同時,考生也要對打算報考的目標院校做一些深入了解。而對考生來說,填報志愿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認清自己的優勢所在,再去填報專業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