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引進來”,持續“走出去”,跨境投資來往之間,我國對外凈資產保持較高規模。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2021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21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93243億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5%;對外負債73410億美元,增長11%;對外凈資產達到19833億美元,整體保持較高規模。
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及存貸款等其他投資。專家介紹,對外直接投資屬于金融資產范疇,外來直接投資則屬于對外金融負債范疇。例如,外資在境內市場購買的債券規模都要計入我國負債。
總體上看,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上升,是我國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結果,也體現了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的積極成效。
從數據看,2021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中,國際儲備資產余額為34269億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2%,儲備資產占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比重為37%,規模仍位列我國對外資產首位。直接投資資產25819億美元,占對外資產的比重為28%;證券投資資產9797億美元,占對外資產的比重為11%;存貸款等其他投資資產23205億美元,占對外資產的比重為25%。
我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外匯儲備,盡管外匯儲備規模時常會因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而變化,但得益于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加之穩健的儲備資產經營收益,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整體保持穩定。
2021年末,我國對外負債中,來華直接投資36238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負債的比重為49%,繼續位列對外負債首位。來華證券投資21554億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10%,占比為29%。存貸款等其他投資存量15516億美元,增長11%,占比穩定在21%。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末,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上市股票和債券的總市值累計達12984億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23%;持倉規模在境內股市和債市中的占比分別為5.2%和3.1%。相比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中外資占比規模,外資在我國股市債市的占比仍處在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