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國有大行經營與凈利潤“雙升” 經營數據表現亮眼
來源:北京商報 發布時間:2022-03-31 13:40:58

六家國有大行2021年“成績單”悉數亮相。3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營收凈利均實現正增長,合計日賺更是達到了34.86億元,經營數據表現“亮眼”,曾受疫情影響資產質量普遍承壓的情況也在2021年得到改善。不過,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背景下,六家國有大行凈息差處于略微收窄狀態。

北京商報

凈利“亮眼” 息差呈收窄態勢

從業績數據來看,六家國有大行營收凈利均實現正增長,凈利潤更是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合計日賺34.86億元。

工商銀行仍是“最賺錢”的國有銀行,2021年該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483.38億元,同比增長10.27%;建設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3025.13億元,同比增長11.61%;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歸母凈利潤均超2000億元,分別達2411.83億元和2165.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7%和12.28%;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75.81億元、76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89%、18.65%。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看來,六家國有大行經營與凈利潤“雙升”,凈利潤同比兩位數增長,經營數據表現“亮眼”。

年來監管引導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此背景下銀行凈息差也處于略微收窄狀態。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的凈息差仍保持一定的下滑,從凈息差(即“凈利息收益率”)由高到低依次來看,郵儲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36%,同比下降6個基點;建設銀行凈利息收益率也同樣減少了6個基點,為2.13%;農業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12%,較上年同期下降8個基點;工商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11%,同比減少4個基點;中國銀行凈息差下降10個基點,達1.75%;交通銀行凈利息收益率則微降1個基點,達1.56%。

周茂華預計,后續銀行凈息差整體仍有小幅下降空間。一方面,國內經濟內需恢復進度不夠理想,部分企業經營壓力依然不小,需要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讓利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央行協同多部門繼續維護存款市場正常秩序,總量與結構工具協同配合,保持流動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業多渠道融資等,維護存款負債成本基本穩定。

不良率齊降 撥備持續增厚

2020年受疫情影響,銀行業資產質量曾普遍承壓,六家國有大行不良貸款率均有所抬升,但在2021年這一情況則有所改善。

從2021年年報數據來看,截至2021年末,交通銀行仍為六家國有大行中不良貸款率最高的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8%,較上年末下降0.19個百分點;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達1.43%;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均為1.42%,分別較上年末減少0.14個百分點和0.16個百分點;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3%,比上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郵儲銀行不良率仍維持六家國有大行最低位,達0.82%,較上年末減少0.06個百分點。

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六家國有大行持續增厚撥備。截至2021年末,郵儲銀行撥備覆蓋率仍維持在六家國有大行最高位,撥備覆蓋率為418.61%,較上年末增長10.55個百分點;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撥備覆蓋率均超過200%,分別為299.73%、239.96%和205.84%,較上年末分別上漲33.53個百分點、26.37個百分點和25.16個百分點;中國銀行撥備覆蓋率則增長9.21個百分點至187.05%;交通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66.5%,較上年末上升22.63個百分點。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認為,從資產質量來看,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不良率均出現下降,撥備覆蓋率維持高位,主要得益于國內經濟穩步恢復,企業經營狀況整體改善,利好銀行資產質量與盈利表現。不過需要關注的是,當前經濟發展預期依舊不明朗,銀行亦需要通過增厚撥備的方式來提升風險抵御能力。

“當前一些階段、局部的風險壓力相對突出。比如一些房地產企業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資金鏈趨緊;個別地區地方政府債務面臨到期集中還款的壓力;產業鏈中下游部分弱勢企業以及傳統的能源企業面臨產業升級以及綠色轉型的困難;一些對外依存度較高的進出口企業面臨疫情和地緣政治等外部不確定。”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對于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潛在風險點,2022年中國銀行將繼續把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繼續加強對各類風險的主動防控和重點領域的風險識別和管控。

聚焦數字、綠色、普惠轉型

轉型已成為當前銀行業離不開的話題,秉承與實體經濟同頻共振、共同發展的宗旨,六家國有大行均已聚焦“互聯網+體系建設”,持續加大數字領域、綠色低碳、普惠金融業務的轉型力度,塑造綜合化、輕型化、數字化的新金融形象。

國有大行正在提速數字化轉型,例如三年來郵儲銀行科技投入累計超過2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以上;交通銀行2021年金融科技投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

走好綜合化路線圖是銀行業務發展戰略目標之一,也是推動銀行轉型成為“全能銀行”“金融超市”的重要途徑,除了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外,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提升鄉村財富金融服務覆蓋面也成為六家國有大行發力的目標。例如2021年工商銀行推出的工銀“興農通”品牌,拓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廣度和深度,普惠貸款全年增長超過50%。

在綠色金融進入規模化、多元化發展的當下,也有多家銀行高管透露了未來綠色金融轉型的發展路線圖。劉堅東透露,未來中國銀行將繼續完善頂層設計,加大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完善激勵配套措施,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業績表現和創新能力。農業銀行也表示,將健全綠色金融工作機制,推動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當前,銀行轉型已經進入深水期,業界更加聚焦多項前沿技術的整合應用,力求使銀行前中后臺一體化發展。零壹智庫分析師李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我國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態勢,銀行應當更注重可持續發展,譬如在綠色金融領域,加強節能環保、專精特色的綠色信貸投放;在普惠金融方面,加大對下沉市場農村縣域地區的扶持力度,尋求跨越式增長的突破口。

“整體來看,綠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農村金融均屬于數字普惠金融的組成部分,這些領域的金融需求尚未完全覆蓋。”李薇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銀行更應加強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在獲客活客、線上臺運營、生態治理、智能風控等方面,進一步提質增效,優化完善消費端與產業端的場景布局,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生態體。

關鍵詞: 六家國有大行 經營與凈利潤 經營數據 銀行凈息差

猜你喜歡

六家國有大行經營與凈利潤“雙升” 經營數據表現亮眼

六家國有大行經營與凈利潤“雙升” 經營數據表現

六家國有大行2021年成績單悉數亮相。3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1年,六家國有大行營收凈利...更多

2022-03-31 13:40:58
三部門聯合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三部門聯合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 促進行業健康發

近年來,網絡直播在促進靈活就業、服務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也存...更多

2022-03-31 13:36:03
安徽肥西經開區一批項目陸續開工 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涌動熱潮

安徽肥西經開區一批項目陸續開工 新能源汽車全產

3月,萬物復蘇,蔥蘢草木冒出新芽,鋼筋水泥破土塑骨,土地舒展出最旺盛的生命力。在安徽肥西經開區...更多

2022-03-30 11:33:11
湟源縣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

湟源縣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

下面我宣布,青海省湟源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開工啟動。3月26日上午,伴隨著隆隆禮炮和絢...更多

2022-03-30 11:31:38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更好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范作用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更好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的

國際鐵路聯運提單融資新模式賦予鐵路提單物權屬性,企業憑一張提單即可獲得信用貸款;航空口岸機坪直...更多

2022-03-30 11:28:02
貴州激活人才“蓄水池” 大力培養開放型人才

貴州激活人才“蓄水池” 大力培養開放型人才

近日,貴州省商務廳廳長、省投資促進局局長馬雷到貴州商學院調研指導,商談廳校合作。貴州商學院黨...更多

2022-03-30 11:11:29
銀川經開區一季度開(復)工項目開工率93%

銀川經開區一季度開(復)工項目開工率93%

2022年年初,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建設的沖鋒號已吹響,一季度開(復)工項目25個,開工率93%,總投...更多

2022-03-30 11:07:26
蘇州相城區加強人員出入管理 防疫、生產兩手抓

蘇州相城區加強人員出入管理 防疫、生產兩手抓

面對當前疫情復雜的嚴峻形勢,蘇州相城區黃橋街道各企業、項目工地在筑牢防疫安全墻的前提下,全力...更多

2022-03-29 13:44:18
江蘇省鎮江市商務系統抓緊抓實涉外疫情防控措施

江蘇省鎮江市商務系統抓緊抓實涉外疫情防控措施

進入3月,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江蘇省鎮江市商務系統上下同心,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更多

2022-03-29 13:40:59
合肥市各部門確保菜藍子的安全 為全市居民營造安全的購物環境

合肥市各部門確保菜藍子的安全 為全市居民營造安

維護市場良好經營秩序,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事關民生福祉。合肥市商務局等多部門聯動,抓好疫情...更多

2022-03-29 13:37:09


© 2012-2020 財經快報網 版權所有

網站聯系郵箱: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