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震蕩運行,市場主線并不明顯。投資者感覺經濟前景不明朗,投資方向難以把握。
從宏觀經濟角度看,2022年上半年疫情對經濟運行產生了一定程度影響,下半年又有其他因素擾動的擔憂。在整個宏觀環境偏弱情況下,市場可能仍然以震蕩為主。
政府對經濟的把握比較到位,對經濟增速的定力較足。如大家感受的一樣,上半年經濟偏弱主要是國內疫情反復影響了二季度GDP表現。疫情修復之后,央行保持流動性充裕,政府推動基建項目推進,落實財政到位,努力穩住二季度經濟,二季度的社融增速較高。從下半年政策維度看,政府在不透支未來增長潛力的前提下,將較好運用財政政策,讓有余力的省份更多發力,而非全面推動。
下半年經濟的擾動因素依然較多。首先,房地產放緩對經濟影響較大,當前一些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比較緊張,政策應對上以確保房企按時交房為主。其次,進出口增速去年的基數較高,盡管7月份數據韌性依然較好,但下半年同比增速下滑或是大概率事件。第三,國際形勢依然復雜,美國對我國高端技術的限制領域逐漸擴大,對其他方面的挑戰不斷加碼,對我國半導體和兩國交流不利,但反過來會促進國產化的推進。
展望下半年投資方向,我們認為,需要尋找值得堅守的價值方向,從長期投資價值和受經濟影響較少的板塊中發現投資機遇。
從技術發展和我國需求推動看,光伏、風電、新能源車都是長期發展的價值方向,全球氣溫提升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能源結構化改進和雙碳承諾都需要新技術和新能源來實現;雖然中美氣候合作可能放緩,但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優化將繼續推進。
國際地緣摩擦對軍工主題的投資價值形成極大助推力,我國軍工產業的業績在未來幾年大概率保持較高增速,軍工整體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弱。
隨著國外對我國科技封鎖力度加大,實體和產業角度將進一步加大國內技術的推進,并急切實現技術突破,半導體的技術進步和國內替代都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