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間,華恒生物(688639)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4億元,同比增長95.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8.92%。
據悉,公司作為在合成生物學領域領先的企業之一,已建成工業菌種創制、發酵過程智能控制、高效分離提取和產品應用開發等全產業鏈的技術領先優勢。公司突破厭氧發酵技術瓶頸,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微生物厭氧發酵規模化生產L-丙氨酸產品,是行業內擁有厭氧發酵法生產L-丙氨酸完整知識產權的優勢企業之一。
報告期內,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積累,圍繞發酵法和酶法兩大生產工藝,逐步開始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內的其他產品布局,形成合成生物技術相關的核心技術集群。
報告期內,公司募投項目巴彥淖爾交替生產丙氨酸、纈氨酸項目和秦皇島發酵法丙氨酸技改擴產項目,按計劃部分投產,產能利用率有序釋放提升,相關產品的經濟性逐步呈現。巴彥淖爾交替生產丙氨酸、纈氨酸項目部分投產,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種類,增強了公司在動物營養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公司主營業務的多元化擴展邁出堅實一步。秦皇島發酵法丙氨酸擴產,進一步夯實公司在丙氨酸相關行業的龍頭地位,競爭優勢愈加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實現發酵法生產β-熊果苷技術產業化,與公司生物酶法α-熊果苷產品形成很好互補,更好為下游化妝品行業客戶提供產品服務。熊果苷產品作為高效美白產品成分,國內外主要添加于美白化妝品中。
此外,公司進一步加強了自身在工業菌種創制、發酵過程智能控制、高效分離提取和產品應用開發等全產業鏈的技術領先優勢,進一步提升了以微生物細胞工廠為核心的發酵法生產工藝和以酶催化為核心的酶法生產工藝。
年報顯示,下一步公司將持續穩步推進重點募投項目、巴彥淖爾基地三支鏈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項目和長豐基地beta丙氨酸衍生物項目,提高產品產能,完善三支鏈氨基酸產品種類,打通相關產品上游技術,提高產業鏈的一體化程度,持續增強產品綜合競爭力。同時,公司未來還將繼續加大對研發的高投入,加速開發更多種生物基新產品,推動我國在生物制造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華恒生物表示,未來公司堅持通過“兩個替代”的發展路徑,即“以可再生生物資源替代不可再生石化資源”和“以綠色清潔的生物制造工藝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石化工藝”,實現“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以先進的制造能力為根本”的現代生物制造企業目標。同時,公司將繼續保持對技術研發創新的持續性投入,通過自主研發與產學研合作相結合,進一步優化技術研發鏈,充分發揮生產制造企業和科研院所在功能和資源上的不同優勢,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保持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