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國內疫情多發散發,包括部分外資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受到沖擊。面對多重挑戰,中央及時出臺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多措并舉為企業排憂解難,在華外資企業有序運轉,來華外商投資穩定增長。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983.3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7.3%,折合1239.2億美元,增長21.5%。“今年以來,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繼續增長,中國市場對外資依然保持較強吸引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8月25日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說。
對于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跨國公司對華投資仍大幅增長的原因,束玨婷將其概括為四方面:一是中國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的市場、穩定的社會大局、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等綜合優勢,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不斷開放的市場為投資興業提供了更多機遇。今年,中國實施了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了外資市場準入。
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外資企業的投資信心。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方、各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一系列穩外資政策舉措,積極回應外資企業來華營商便利等訴求,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與此同時,我們組織完成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文件清理,推動廢止、修訂、制定法規文件520部,進一步完善了外資法治環境。目前,我們正在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外商投資法執法檢查,督促嚴格落實外資促進、保護和管理的各項法律制度,保護好外商投資合法權益。”束玨婷介紹。
四是強化服務保障著力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問題。各地方、各部門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外貿外資協調機制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積極發揮作用,建立健全“四項機制”,包括與外國商協會常態化交流機制、疫情防控多語種信息服務機制、“直通車”服務機制,以及應對疫情快速響應機制等,幫助外資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大項目引資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