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遠:2022年扣非凈利同比增逾六倍 依托三大業務實現升維競爭
來源:中國財富通 發布時間:2023-04-04 14:45:16

4月3日,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0478)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86億元,同比增長23.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323.51%;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604.47%;同時,剔除2022年度股權激勵成本影響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43億元。

根據年報,科力遠在推動傳統鎳氫電池及材料業務穩健增長的同時,還圍繞鋰電材料和儲能系統展開高效布局,形成了未來發展的新“三駕馬車”,并在科技創新驅動下加速進入高質量躍升期。

鋰電高效布局 助力企業“升維”


(資料圖)

在“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能源結構加速轉型,新能源景氣度持續向好,帶動電池及材料產業進一步擴張,鋰電材料供需緊俏、量價飆升。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及研究機構測算,2022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750GWh,正極材料產量約為185萬噸,同比增幅均達60%以上。面對鋰電發展機遇,科力遠迅速發力,高速推進。

根據公開資料,科力遠在2022年6月24日與宜春市簽訂鋰電合作協議,由此吹響了鋰電沖鋒號,并在當年實現了鋰礦資源的獲取和碳酸鋰能力的打造,打通了鋰電池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掌握布局鋰電全產業鏈的核心要素。年報顯示,科力遠2022年取得鋰電池材料銷售收入2.21億元,實現了“當年投資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高效率布局。

科力遠鋰電業務重大節點也充分展現了公司布局鋰電全產業鏈的節奏與規劃:2022年6月,科力遠與宜春市經開區管委會、宜豐縣人民政府簽訂鋰電項目合作協議;同年10月控股孫公司金豐鋰業具備碳酸鋰前端產品鹵水的生產能力,預計到2023年年中完成1萬噸碳酸鋰產能建設,2023年底完成3萬噸碳酸鋰產能建設;2022年11月金豐鋰業取得同安瓷礦、鵝頸瓷礦、第一瓷礦、黨田瓷礦四個地下開采鋰礦的開采權。

對此,券商認為,科力遠通過布局上游鋰資源加強話語權,逐步與中游鋰電池制造業進行聯合,后續有望進一步深化產業鏈聯合。同時,公司對收購的鋰礦進行了再勘探和擴建,預計投產后將有望為公司帶來較大新增收入。還有券商表示,科力遠積極布局鋰電全產業鏈,有利于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車與儲能市場機遇,提升公司在鋰電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隨著公司鋰電產業鏈項目逐漸落地,業績有望打開第二增長極。

鎳電疆域拓展 穩健增長綻放活力

作為我國的鎳氫電池龍頭企業,科力遠基于公司品質管控與產品質量的可靠性,不斷提升鎳氫電池和材料的市場份額,拓展鎳氫電池的應用空間和發展潛能。

報告期內,科力遠HEV鎳氫動力電池產業鏈實現銷售約42萬臺套,已連續七年高增長,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3%。在不斷夯實國內HEV鎳氫動力電池產業市場地位的同時,科力遠還持續拓張業務的應用場景。創新推出的制氫用泡沫金屬,可全面強化電解槽催化性能,已配合國內客戶完成中試,并向歐洲客戶提供了樣品訂單。此外,泡沫鎳也已在用電側儲能領域獲得市場認可,在數據中心備用電源系統及儲能電池市場實現規模應用。子公司湖南科霸的軌交電池項目訂單正在交付中,單軌和地鐵項目也獲得了批量訂單。

科力遠表示,將在保障HEV動力電池關鍵材料滿產滿銷增利的基礎上,繼續拓展公司鎳氫電池在軌道交通、航空冷鏈、混儲等專用細分市場的業務規模。隨著細分領域的不斷拓展,鎳氫電池及材料的發展空間也有望被打開,釋放長久發展活力。

儲能瞄準痛點 構筑中長期競爭優勢

在雙碳背景下,作為新能源關鍵支撐的儲能行業迎來爆發期。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不完全統計,2022年規劃擬建的儲能項目達到922個,總規模達到417.87GW。其中,電化學儲能項目共617個,總規模為55.73GW/120.74GWh,主力地位顯著,但同時也受到安全、成本等課題的困擾。

公開信息顯示,科力遠合資公司的“鎳氫+鋰電”混儲數智能源系統,可通過系統的數智管理系統,實現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的優勢互補,儲能安全得到保障,調峰、調頻、調壓的綜合性能提升??屏h透露,將依托資源成本優勢,向儲能生態鏈延伸布局,積極開拓儲能電池應用領域,除發電側及用電側的大型儲能柜外,向家用儲能及便攜式儲能產品發展,拓展海外市場,多渠道多線路開展儲能業務。據了解,科力遠的終端產品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出貨交付,是目前國內單體儲電量最大的集裝箱式儲能系統之一。

儲能事業需要協同發展,科力遠多次表示,將在掌握儲能核心技術,掌控鋰礦和碳酸鋰資源的前提下,積極打造儲能全產業鏈發展平臺,與行業伙伴開發分享政府資源、用戶資源、金融資本和研發資源,做大做強做優產業鏈,實現技術驅動產業、金融服務產業、產業引領市場的良性循環。券商認為,隨著公司儲能技術方案的推進,公司將有望同時提高在鋰電池產業上下游的話語權,為公司打造鋰電池產業聯盟的戰略意圖提供助力。

創新能力賦能 夯實核心驅動力

新能源和儲能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行業。作為以專利技術起家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力遠始終重視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聚焦新能源領域的電池及材料與儲能系統的迭代升級,以技術研發夯實發展基礎,以“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為研發策略加強專利布局,在先進電池技術、關鍵儲能材料和儲能技術領域形成了企業的核心驅動力。

科力遠通過與深圳大學、中南大學、三峽科技等高校院所跨界融合,在儲能與鋰電池技術領域開展協同創新,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儲能安全系統、采選冶工藝改進、電池回收等方面創造核心競爭力。針對鋰云母礦資源采選冶過程中利用率低、尾渣量大、環境足跡高等行業課題,科力遠聯合各方資源,優化工藝流程,創新提鋰技術,在提高鋰收率、改善成本的同時,實現提鋰無害化、尾渣無害化,降低生產成本和環境足跡,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

分析人士指出,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儲能”已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發展的“標配模式”??屏h鋰電材料、鎳氫電池和儲能業務的“三駕馬車”在創新驅動的賦能下加速奔跑,并將在產業聯動、技術協同、資源共享、利潤傳導的儲能模式下,把握市場機遇,實現升維競爭。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歡

科力遠:2022年扣非凈利同比增逾六倍 依托三大業務實現升維競爭

科力遠:2022年扣非凈利同比增逾六倍 依托三大業

4月3日,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0478)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更多

2023-04-04 14:45:16
科力遠年報: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逾三倍 鎳氫、鋰電雙賽道布局效果顯現_環球即時

科力遠年報: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逾三倍 鎳氫、鋰電

4月3日晚間,科力遠(600478 SH)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 86億元,較上年同...更多

2023-04-04 07:54:12
一圖讀財報丨恩維達商業化首年迎來強勁增長 3D Medicines(01244.HK)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超8倍

一圖讀財報丨恩維達商業化首年迎來強勁增長 3D

3月30日,3DMedicines(01244 HK)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2022年,公司業績實現大幅增長,其中,營業...更多

2023-04-03 18:41:16
天天觀熱點:方大特鋼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7.19% 擬發行可轉債蓄力長期、穩定發展

天天觀熱點:方大特鋼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7.19%

近日,方大特鋼(600507)公布2022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2 39億元,同比增長7 19%;歸母...更多

2023-04-03 09:03:27
海通恒信: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行業整合趨勢下具長期增長潛力

海通恒信:業績持續穩健增長 行業整合趨勢下具長

3月30日,海通恒信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通恒信”或“公司”,股份代號:1905 HK)公...更多

2023-04-03 08:50:44
山高控股2022年營業收入41.9億港元、利潤1.7億港元 向產業投資轉型成效明顯

山高控股2022年營業收入41.9億港元、利潤1.7億港

3月31日,山高控股(00412 HK)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 9億港元,利潤1 7億...更多

2023-04-03 08:53:09
焦點訊息:海信家電發布2022年財報:利潤大幅增長 營收創歷史新高

焦點訊息:海信家電發布2022年財報:利潤大幅增長

3月30日,海信家電(SZ000921,HK00921)發布2022年報,重重挑戰之下海信家電堅定高端化戰略,深耕...更多

2023-03-31 15:44:19
九江銀行年報:營業收入增長5%至108.70億元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成效顯著-世界速訊

九江銀行年報:營業收入增長5%至108.70億元 支持

3月30日,九江銀行(6190 HK)發布了2022年業績,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 0%,達到108 70億元(...更多

2023-03-31 10:44:11
全球資訊:亞朵集團公布年報:2022年調整后凈利潤大增85.6% RevPAR穩步復蘇未來可期

全球資訊:亞朵集團公布年報:2022年調整后凈利潤

3月30日,亞朵集團(NASDAQ:ATAT)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同日晚間,召開了2022年第四季度...更多

2023-03-31 09:59:13
九江銀行:2022年營收、稅前利潤穩步增長 資產總額攀升至4797.04億元

九江銀行:2022年營收、稅前利潤穩步增長 資產總

3月31日,九江銀行(6190 HK)公布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2022年度,該行營業收入108 70億元(集...更多

2023-03-31 09:57:46

© 2012-2020 財經快報網 版權所有

網站聯系郵箱:435 227 67@qq.com

瓊ICP備202200967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