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復、消費市場整體低迷之下,廣弘控股(000529)三季報財務表現卻走出一條獨立曲線。
10月27日晚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廣弘控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70億元,同比增長15.15%;實現歸母凈利潤7.38億元,同比增長200%;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26元每股,同比漲幅也超過200%。
【資料圖】
拆解來看,第三季度成為廣弘控股的凈利潤攬收“大季”。公司今年7月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7.68億元,同比增長13%;同時實現歸母凈利潤6.20億元,同比大增超過700%,單季凈利潤創出公司上市以來歷史最高值。
分析人士指出,廣弘控股所在的食品消費賽道,具有抗周期的平滑特征。公司能在第三季實現“戴維斯雙擊”,最為核心的原因在于非經常性損益的增加。
為妥善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廣弘控股在第三季度內順利將持有廣東教育書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教育書店”)的100%股權作價出資認購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以下簡稱“發行集團”)。這起創新型的交易,既解決了同業競爭,又鎖定了現金流、分享標的公司長期發展紅利,同時還產生了投資收益8.19億元,直接催生了這份廣弘控股三季度財務報表的靚麗成績。
“多贏”的資產剝離致財務科目“異動”
廣弘控股剝離圖書資產的運作,正是在今年三季度順利成行的。
具體來看,廣弘控股將所持有的教育書店100%股權作價10.48億元出資認購發行集團向公司增發的股份,由此,發行集團成為廣弘控股的參股公司,教育書店則成為發行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通過創新的方案設計,廣弘控股并非一次性獲得現金方式出讓圖書發行資產,而是選擇現金分紅的方式推進資產剝離,一方面鎖定了現金流,另一方面也能分享發行集團和教育書店整合后的發展成果,實現一石二鳥。
這一創新式的多贏運作,使廣弘控股三季報中不少財務科目都出現較大幅度變動。
例如,因教育書店自2022年8月起不再納入合并范圍導致,在資產負債表項下,廣弘控股應收賬款余額從期初的2.25億元下降到期末的1206萬元,同比降幅95%;同時應付賬款也大幅下降96%。同時在利潤表項下,廣弘控股的投資收益相較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96萬元,飆升到今年1到9月的8.20億元,變動幅度高達85745%。
“大食品生態圈”構建提速
廣弘控股資產剝離,不僅解決了同業競爭,背后更是折射出公司專注食品產業鏈、構建"大食品生態圈"的戰略愿景。
近年來,廣弘控股持續不斷聚焦大食品產業,以凍品冷藏服務和貿易為基礎,大力發展上游的農牧養殖、中游的食品加工以及下游的現代冷鏈物流,發揮肉類食品、冷鏈物流的行業龍頭效應。大力推動“食品冷鏈、食品供給、食品流通”的融合發展,以此為馬,踏上高質量發展征途。
從目前來看,在通往"大食品生態圈"之路上,由“實業+投資”雙驅聯動的廣弘模式在第三季度仍然處于奮蹄路上。
9月底,廣弘控股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積極推動現有四大項目落地,做好大食品產業布局。一是推動廣州增城食品冷鏈智慧港項目工作,完善規劃設計及布局;二是推動河源農高區國雞種業基地項目落地,加快項目建設;三是推動南海獅山南海種禽總部基地項目落地,以留用發展用地為契機,打造未來新型產業生態;四是推動興寧規?;i養殖項目加快建設,助力生豬產業規?;⒅悄芑l展。
充裕的現金流將為這條道路的搭建提供重要支撐。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6669萬元,截至報告期末在手貨幣資金25億元。
公司明確,將根據經營發展戰略妥善做好資金籌劃,公司融資是在保證資金流動性的基礎上,合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工具和財務杠桿,提高資金管理收益,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分析人士認為,“大食品生態圈”構建提速,或將對公司二級市場估值帶來牽引。一方面,新一輪豬周期正在到來;另一方面,由于A股出版行業的PE一般都遠低于養殖業和食品業,加上被動資金按照行業選取特定指數成分投資慣例,賽道轉換帶來的可能性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