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有“川東門戶”之稱,這里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面臨嚴峻考驗,而且曾多次遭遇特大旱災洪災,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就是在這樣的困難形勢下,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安區扶貧干部攻城拔寨、步履鏗鏘,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該地不僅實現了全域脫貧、昂首闊步奔向小康,更奮力闖出了一條具有新時代特色的老區振興發展新路,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到民生改善,昔日老區舊貌變新顏,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商務部派駐廣安市掛職的廣安區副區長倪昊寅是這些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脫貧實踐交出完美答卷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和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廣安區從打響脫貧攻堅戰的第一時間起,就明確了“經濟發展與扶貧開發雙輪驅動、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統籌推進”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全域覆蓋、全程精準、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的工作思路,凝練出“五個只有”的經驗:只有堅持規劃引領、精心組織,才能實現科學扶貧;只有堅持需求導向、民生優先,才能實現和諧扶貧;只有堅持因地制宜、模式多樣,才能實現精準扶貧;只有堅持資源整合、機制創新,才能實現統籌扶貧;只有堅持產村融合、城鄉一體,才能實現發展扶貧。
凝心聚力,精準施策,廣安區的脫貧實踐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2017年10月,廣安區退出國貧縣序列,成為全國28個、四川省2個首批摘帽的國貧縣之一,被評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區);2019年,廣安區實現13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累計減貧5.3萬余人,所有脫貧指標100%完成,率先在全省實現全域整體脫貧目標;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廣安區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2021年5月,倪昊寅來到廣安掛職,在這里工作的第二個月,就發生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
當時,廣安區遭遇了二十年一遇的渠江洪水。按說這樣來勢洶洶的水情必然導致老城區被淹,沿江鄉鎮損失慘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也將受到重大威脅。但由于2010年廣安區委、區政府花大力氣建起了城區防洪壩和不斷完善的鄉鎮各類水利設施,此次大規模洪水來臨時發揮了巨大的防護作用,且實際受災面積極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幫助廣安改變了十年九災的面貌,也促進了當地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交通、水利、通信設施的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的不斷改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者。”倪昊寅對國際商報記者細數著他的所見所聞:
十幾歲離家在外打拼,在香港闖出一片天地后,廣安小伙兒游中杰回鄉帶頭流轉千畝土地,種起了檸檬,帶動周邊群眾一同建設了萬畝檸檬基地,產出的檸檬現已遠銷海外。
此前在廣東創業的何杰、陳向華夫婦,回到廣安種起了桃李,利用多年在空調行業的技術積累,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全區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冷藏庫。
在北京有著安定生活的退休軍官劉茂山也回到了家鄉,與鄉親們一同建設高標準家庭農場,種起了晚熟柑橘,成為田園牧歌式的新農村典范。
在商務扶貧干部和村帶頭人的帶動下,曾經“藏在深山無人識”的優質果品,成為了眾多人餐桌上的“香餑餑”,也成為貧困群眾的致富果。
鄉村振興奮楫爭先譜新篇
倪昊寅赴廣安任職的這一年,正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年。
倪昊寅深感責任巨大:“我身上肩負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增收致富的殷切期望。如果說有成就感,那都來自于每項工作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和便利。”
每建成一個連片發展的農業產業園,村民就可以更好地從規模經濟中獲益,實現成本下降和收入增加;每改造完成一個鄉鎮農貿市場,村民就可以在干凈整潔的市場挑選心儀的商品;每落地一個村級電商平臺,村民就可以將更多家鄉特產通過互聯網銷往全國;每投入運營一個鄉村民宿,村民就可以足不出村便掙到以往需要背井離鄉打工才能掙得的收入……
“在這些工作一一落地的過程中,我切實感受著作為一名基層商務干部使命的光榮。”倪昊寅說。
百尺竿頭更進步,奮楫爭先謀新篇。“十四五”期間,廣安區商務工作的總目標是將廣安區建設成為區域消費中心,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占全市總量的比重大于40%,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高于8%。
據倪昊寅介紹,目前,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順利完成。區鄉村三級電商體系和區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已基本形成,被四川省確立為“電商新業態基地”;家政服務業出現了偉仁居、好姐妹等多個明星家政企業,并被四川省評為“家政服務發展示范縣(區)”;2022年廣安區成功創建“川派餐飲創新發展先行區”。
項目建設重點任務也在有序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一是高品質打造中心城區綜合服務中心;二是大力補齊鄉鎮商業設施短板;三是積極推進村級商業規范化建設,城鄉農貿市場和鄉鎮規范化商業街均按照時序有序開展建設。
一個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廣安區正向著更美好的未來闊步奔跑。